麥肯錫:中國下一個經濟奇跡是互聯網經濟
來源于:福州麗錦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發表于:2017-10-27 15:03:28
瀏覽3264次
|
|
文章摘要:麥肯錫:中國下一個經濟奇跡是互聯網經濟
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最新研究預言,到2025年,互聯網經濟將在中國的GDP總體增長中占據22%的份額。而中國在多大程度上能實現這一潛力,將取決于政府創造有利政策環境的能力、企業實現數字化的意愿以及勞動者的適應能力。
事實上,擁有6.32億互聯網用戶的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子零售市場,其2013年公布的銷售額接近3000億美元。但盡管數字市場已改變了中國零售業的格局,中國其他重要部門(如制造業和醫療業)對互聯網的擁抱卻緩慢得多。中國的數字轉型才剛剛開始,這意味著在今后幾年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將從根本上改變其商業模式。
就目前形勢而言,新興國家若想在全球移動互聯網產業中占領一席之地還是十分艱難的。新興市場國家需要加快產業戰略布局,努力突破核心技術及專利缺乏等突出問題。加快自主研發及構建由軟、硬件及內容提供商共同組成的垂直生態系統,推動產業格局的良性創新發展,以贏取在移動互聯網產業的話語權。
李克強在此次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指出:互聯網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改變了人類世界的空間軸、時間軸和思想維度。中國接入互聯網20年來,已發展成為世界互聯網大國,不僅培育起一個巨大市場,也催生了許多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創造了上千萬就業創業崗位,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大學生因此實現了事業夢、人生夢。
而且,互聯網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工具。只要“一機在手”、“人在線上”,實現“電腦+人腦”的融合,就可以通過“創客”、“眾籌”、“眾包”等方式獲取大量知識信息,對接眾多創業投資,引爆無限創意創造?;ヂ摼W也是政府施政的新平臺。通過電子政務系統,可以實現在線服務,做到權力運作有序、有效、“留痕”,促進政府與民眾的溝通互聯,提高政府應對各類事件和問題的智能化水平?;ヂ摼W突破既是科技革命,又是保障公平的社會變革。一個人無論出身如何、財富多寡、受教育水平高低,都有機會通過互聯網獲取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得到一個走向市場的階梯。
中國的各行各業將借助互聯網技術開拓市場和用戶
從在線營銷和供應鏈管理的采用,到諸如大數據分析和物聯網等尖端創新,中國的各行各業將借助互聯網技術實現新飛躍。中國龐大的人口為互聯網帶來巨大的發展紅利,根據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34次《第3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4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32億,半年共計新增網民1442萬人?;ヂ摼W普及率為46.9%,較2013年底提升了1.1個百分點。
近年來我國網民規模和互聯網普及率逐年增長,互聯網正在從根本上重構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由此帶來巨大的商機。包括電子商務、即時通信、搜索引擎、網絡視頻等互聯網應用的用戶群不斷擴大。
截至2012年,中國的中小型企業只有約1/4開始使用互聯網從事諸如采購、銷售和市場營銷等工作。而當它們上網之后,它們與規模更大的企業一樣都能優化業務運作,找到新的協作途徑,并通過電子商務擴大企業的影響范圍。這些類型的變革正開始傳遍高技術部門之外的傳統產業,從而轉化成更為快速的生產率增長。
報道稱,以房地產業為例。中國的購房者和租房者越來越多在搜房網等網站上尋找理想的房子。迅速發現真正有意向的買房者的能力正在優化房地產搜索和交易,從而減少開發商和房產中介的營銷和持有成本?,F在地方政府可在網上舉行土地拍賣,淘寶網還上線了法院罰沒房產的拍賣平臺。開發商、承包商和連鎖酒店現在經常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采購建材、設備和裝飾用品,從而使采購成本下降5%-30%。
以汽車行業為例,消費者通過網絡獲取信息會越來越普遍,互聯網還能夠幫助汽車制造商管理持續攀升的營銷成本。斯柯達和大眾公司正在嘗試通過官方網站或天貓銷售汽車,此外易車網、汽車之家等汽車垂直網站也發展迅速。
大型汽車租賃和服務商通過搭建網上平臺來削減銷售和市場費用,而出租車和豪華車租賃服務開始使用互聯網優化車隊調度。乘客則可以使用滴滴打車和快的等移動應用就近打車。
除對GDP和生產率的影響外,互聯網還可為經濟內部不透明的角落注入透明度。例如,新的互聯網工具能幫助放貸機構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詳盡和周密得多的方式收集和分析信用歷史。這將削弱不良貸款不斷上升的勢頭,并使更多資本流向效率更高的企業,從而迫使大大小小的企業提高它們的競爭力。
在過去20多年里,中國依靠大規模資本投資和勞動力擴張推動了其崛起,但現在這兩臺引擎正在失去勢頭。下一個數字發展階段無疑將會帶來風險和破壞,但通過釋放企業的生產率潛力,互聯網可幫助中國實現其走向更可持續的經濟模式的目標。
互聯網為經濟創新提供高效有益的幫助
互聯網行業以創新、開放和融合的姿態,全面滲透家電、金融、醫療、教育、旅游、娛樂等各個傳統領域,打通線上線下的商業活動。蓬勃崛起的互聯網經濟成為引領消費、擴大內需的綠色增長新引擎。五年前,熱銷電視機可能是三星或長虹;現如今,人們可能會用樂視或小米取代它們。
面對互聯網行業對傳統經濟領域的攪動,中國領導層采取了鼓勵創新、優化治理和戰略扶持的態度,為網絡經濟創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比如在互聯網金融方面,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波斯頓咨詢(BCG)公司認為,這表明互聯網金融進入決策層視野,互聯網金融創新在政府層面正式獲得認可。
與此同時,為小微企業減負等中央政策密集出臺。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在新書《國退民進》中寫到,近年來中國政府已為600多萬小微企業提供了有利的稅務制度,這極大激發了市場活力,從而幫助中國保持較快經濟增速。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中國經濟研究員瑞安·魯特科夫斯基認為,中國房地產投資放緩和經濟數據走軟讓一些海外觀察人士擔憂,但今年前7個月中國新成立企業多達150萬家,幾乎相當于去年同期的兩倍,這意味著中國企業界對經濟形勢依然樂觀,也反映出簡政放權等措施初見成效。
近年來,中國成為頭號制造大國、頭號貿易大國、頭號外儲大國,這些成績彰顯了中國作為新興大國的雄厚實力和在全球經濟中舉足輕重的地位。過去依靠工業崛起的中國如今正邁入后工業社會的信息時代,洶涌而至的網絡經濟大潮將為今后增長提供新一輪動力。未來,中國或將摘取另一桂冠——頭號互聯網大國,中國經濟“奇跡”仍在延續。